当前位置:南笙书院>游戏竞技>还说你不是神仙> 第261章 祭蝗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1章 祭蝗神(1 / 2)

张天原以为这些军队西进,是去防御吐蕃、西夏等国。

但是,走着走着,发现张百万驾的马车都超过了军队的行军速度。

似乎军队有意在放慢步伐。

刚开始张天还有些疑惑,但随着马车继续西行,渐渐发现了问题所在。

快到夔州的时候,道路两旁的田野明显多了许多蚂蚱。

有些还没有长出翅膀,在田野里蹦跳着。

有些小规模的在天上飞,飞一段距离,就停下来啃食庄稼。

许多地方已经被啃得斑秃一片。

这是蝗灾的征兆!

张天暗惊,怪不得这些小规模的军队没有急着西进,而是滞留在各个城池。

极有可能是防止灾民生乱。

每次蝗灾,必然是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到时候必然灾民逃荒寻求活路,由此引发的饥荒、动乱,能够直接冲垮整块区域。

其破坏性不亚于一场战争。

所以朝廷才会留一些兵力在有可能发生蝗灾的城县,以备不测。

没有发生蝗灾最好,若是真的发生了,极端情况下也只能采用武力,防止事态扩散。

看着没有人影的田野,张天不禁皱眉。

难道古人真的迷信到这种程度,见到害虫已经有泛滥的迹象,都不敢来捕杀?

很快,张天就看到了答案。

马车忽然慢了下来。

张百万道:“先生,再走二十里就是夔州了。不过,前面人群很多,堵住了道路,似乎发生了什么事?”

张天掀开马车布帘,向前一看。

只见前方田野里,一处庄稼已被蝗虫啃光。

在田野里,有一个简陋的庙宇。

从庙宇周围,一直延伸到大道上,全都站满了人,似乎在举行什么仪式。

瞧他们的穿着,都是当地农夫和底层百姓居多。

张天道:“百万,我们上前看看。”

“哎,好哩!”

见张天喊自己的名字,张百万感觉关系又近了一层,连声音都欢快起来。

“麻烦让一让……让我家先生过去……多谢……让一让……我家先生要过去……”

百姓在此聚集,只是举行仪式,并不是闹事。

见有马车自大道驶来,陆续挤出了一条通道,勉强能够通行。

张百万赶着马车,来到庙宇最近的路边,停了下来。

“先生,到了。”

“嗯。”

张天望向离路边二十几米的简陋庙宇,庙宇是用木头搭建,做工粗糙,显然是赶时间搭出来的,连门都没有。

庙中间,用竹篾、草秆、杂草等,做了一个两三米高的神像。

神像下半身像人,有双腿,上半身则是蚂蚱的样子,栩栩如生。

上面编织的草还泛着青色,显然是刚做出来不久的。

张百万主动跟路边的一位农夫搭讪道:“老乡,这是干嘛呢?”

农夫见马车装饰豪华,有些腼腆道:“回贵人,我们在祭蝗神呢。”

张天暗道不妙,问道:“祭蝗神?可是为了除田里的害虫?”

“噫……贵人,可不能这么说。”农夫脸色一急,“那是蝗神的徒子徒孙,只是饿了,不得已吃些庄稼,不能叫害虫。”

“我们请了夔州城的举人老爷过来,写了祭文,请蝗神将他的徒子徒孙收回去。”

“待收成之后,再正式立庙,奉上三牲祭拜。”

张天脸色一沉。

果然,预想中最坏的情况来了。

蝗灾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心,是迷信。

见到灾害不及时预防,趁蝗虫未成势之前捕杀。

反而在这里祭拜,指望那虚无缥缈的蝗神收了他们的徒子徒孙。

那后果可想而知!

张天迅速让AI查找了一些蝗虫的资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在后世,国内已经根治了蝗虫灾害。

偶尔看到蝗灾的消息,都是发生在非洲或者美洲等遥远地域,都是当吃瓜新闻看的。

根本无法体会到蝗灾有多可怕。

但有史记载,秦汉以来,及至明清,平均三两年就会发生一次蝗灾,规模有大有小。

最要命的是,蝗灾发生的时间,往往是在四到九月之间,正是“百谷长养成熟之时”,危害极大。

每当有蝗灾,往往就意味着饥荒、动乱、死亡。

很多时候,在史书上只留下短短的几句话:

“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

“是岁饥,人相食!”

但百姓也不是一开始就愚昧的,也想过无数种方法抗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