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笙书院>玄幻魔法>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二章 嫌弃大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嫌弃大宋(2 / 3)

赵骏抚着额头道:“这暴雨真是害人啊,现在下山下不去,电又没电了,座机线都断了,联系不了外面,头痛。”

晏殊继续追问道:“既然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就刚好听你讲讲历史嘛。”

“害.....”

赵骏就盘膝坐在床上,说道:“村长您怕是看我毕业证上写的人大历史系,想考考我是吧。好吧,您说说,想听哪朝历史,是想听王朝昌盛的原因,还是想听王朝灭亡的根源”

晏殊向赵祯他们几个人看了一眼,露了个得逞的笑容,于是说道:“那你说说宋朝吧。”

“宋朝啊这有啥好说的,虽然我也姓赵,按dna检测,老赵家还是我们村一千年前的祖宗,但我最喜欢的是汉唐,然后是明朝,宋朝的话......”

“为什么不喜欢宋朝”

“有宋一朝都没有完成大一统,还被北方游牧民族吊起来打,缺乏武德,很多人都觉得是个太监王朝。我虽然是研究历史的,但个人来说也不太喜欢宋朝,您能听听别的朝代吗”

赵骏的话里话外都对宋朝透露着嫌弃,因为他确实不怎么喜欢宋代。

作为热血男儿,汉唐风采才是他这样历史系大学生喜欢的时代。而有宋一朝过于憋屈,特别是像狄青、岳飞这样的名将受到的侮辱,每次看都觉得咬碎银牙。

所以学习历史归学习历史,但在个人喜好上,有哪个男生会拒绝封狼居胥、马踏漠北的大汉,以及万国来朝、世界之巅的大唐,去喜欢一个常年被北方游牧民族吊着打,武德匮乏,皇帝跟一群智障似的大怂呢

只是这话一说,几个人脸色顿时变了。

缺乏武德

太监王朝

吕夷简王曾蔡齐宋绶等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不满。

什么意思

难道我堂堂大宋不配屹立在华夏大地的历代王朝之中吗

赵祯更是握紧了拳头,脸上的青筋暴跳,血压拉满,既然是皇赵后裔,居然还厌恶自己的祖宗

简直是数典忘祖,无法无天!

他张嘴想问,看到晏殊向他摇摇头,这才忍了下来。

晏殊稍微思索了一下,就说道:“既然你不喜欢,那说明你不太了解。”

“老村长,您这话我可不爱听。”

质疑他的专业,赵骏当时就急了,说道:“我可是人大历史系毕业的,不喜欢归不喜欢,但课还是认真听了的,您不能质疑我的专业性。”

“那我考考你,你知道赵祯是谁吗”

晏殊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话很大胆。

当着皇帝的面前直接说皇帝的名字。

但宋朝的文人向来都很大胆,何况这也是特殊时期,没有办法,连赵祯脸上都没有任何不满的情绪。

赵骏笑了起来:“宋仁宗啊,他算是宋朝为数不多的好皇帝了,是历史上第一个以仁为庙号的皇帝,在他手里,宋朝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了巅峰。唐宋八大家有六个出于他朝,人才济济,苏轼曾经说过,仁宗一朝出的人才够子孙三代用了。”

宋仁宗

原来朕将来的庙号是仁宗

赵祯心里想着。

晏殊好奇问道:“唐宋八大家是”

“明朝初期的时候选的,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赵骏侃侃而谈道:“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所以被评为唐宋八大家。”

“哦。”

晏殊点点头。

赵祯他们则默默地将名字记在心里。

欧阳修他们自然知道,天圣八年甲科进士及第第十四名,如今的学士院宣德郎,目前任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

说起来晏殊还是欧阳修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当时评价欧阳修说不给他夺魁,是因为他的文风过于锋芒毕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所以才把他的排名压了压。

现在看来他果然不负众望,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他的名字。

至于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他们却是不知道,也许是以后才会出现的人物,不过并不妨碍赵祯把他们的名字记住,将来兴许能够见一见。

“三苏王安石曾巩这些人都是宋仁宗中后期比较出名的文人,是宋仁宗晚期到宋英宗和宋神宗时期非常活跃的知名人物。”

赵骏觉得现在眼瞎的时候能有人陪自己聊聊天也很好,因而知无不言地说道:“特别是苏轼和王安石,苏轼的诗词是北宋一绝,堪称豪放派第一。王安石则是继承了范仲淹改革之志,在宋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