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笙书院>玄幻魔法>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三百二十三章 将整个世界都甩在身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三章 将整个世界都甩在身后(2 / 3)

邸,有一个巨大的校场,本身是用于实验各种发明创造的地方。

此时物理研究院内相当热闹,很多研究人员听说终于找到了完美解决密封性的材料,纷纷放下手头的研究跑出去看热闹。

当赵骏带着诸多宰相过来的时候,院长郭谘正带着人在进行最后的调试。

效率提升上来了,所以刚开始跑的时候,蒸汽机能够达到瓦特改良之后的蒸汽机速度。

刚开始能达到每小时30多公里的速度,但时间久了,速度就会降下来。只能拉着铁皮车厢每小时跑七八公里,跟人小跑的速度没什么区别。

“免礼,你们继续,不用在意。”

哪怕你把蒸汽机内部构造提升上去,但密封性这个致命问题摆在这里,就导致蒸汽机无法量产投入使用。

除非就像赛车那样,火车每跑一段路,到下一个火车站的时候,蒸汽机就换一次铜环和铅垫。

但那样成本和花费的时间还不如坐马车,所以在瓦特改良之前,这是个无解的难题。

现在橡胶终于来到了大宋,密封性这个无解的问题终于有了解。

此刻郭谘带着苏颂等人拆了蒸汽机外壳,将蒸汽机里除了高压锅炉以外的其余铜环铅垫取下来,装上切割打磨的橡胶环和橡胶垫。

之所以除了高压锅炉以外,是因为高压锅炉的温度能达到200度以上,橡胶耐不住容易老化,所以里面还是需要铜环支撑,在外面用橡胶垫就行。

这样即便是铜环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而表面出现裂缝,橡胶垫也能够保证里面的蒸汽跑不出去,依旧处于内部循环当中。

直到这个时候赵骏和诸多宰相们才看清楚了蒸汽机内部的构造。

它的体型极为庞大,光一个车头就达到了两吨多重,里面主体部件有往复式蒸汽机、高压锅炉、节气阀、离心调速器等几个大部件组成。

其余各种各样的管道、缸泵、铁链不知道多少,整个结构极为复杂,看上去眼花缭乱,非高校理科专业水准完全看不懂。

这也让包括赵骏在内的诸多宰相震撼于工业的厉害,亦让他们对物理学院的这帮研究人员充满了敬佩之心。

虽然朝廷对于学院的支持不遗余力,基本上他们要多少钱朝廷就给多少钱,什么铁、铜、铅之类的原材料更是堆积如山地给。

甚至赵祯还直接在历史里找到了蒸汽机的构造和制作方法,大大节省了他们研究的时间。

但这就好像后世,毛熊老大哥的专家撤离之前,留下了不少图纸。可没有专家们的解读,我们的专家甚至都看不懂这些图纸是什么意思一样。

并不是说从历史里找到了构造和制作方法就能够复原出来,这需要极大的智慧以及无数次的尝试。

短短十年间,物理研究院的学者们就近乎将完整的蒸汽机给复刻了出来,足以说明古人的智慧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厉害,他们只是见识不如后世人而已。

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左右,他们终于将整个机械重新安装了起来。

诸多技术型官员也不顾身上的油污或者灰黑,从梯子上爬下去,只是简单地擦了擦,就又有几个人爬到了火车车头里开始工作。

约二十多分钟后。

“轰隆隆!”

随着大量的煤炭被掺入火炉中,锅炉里的热水很快开始沸腾,然后蒸汽四溢。

“嘟嘟嘟嘟嘟嘟。”

有点像是拖拉机发出的轰鸣,紧接着下方的十多个铁轮胎,在机械杆的推动下,开始徐徐转动,火车头也慢慢地启动了起来。

“好啊!”

“又启动了。”

“每一次看都让人震撼。”

周围围观的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物理学院由于需要经常调试蒸汽机的性能,所以经常会启动火车进行实验。

但每一次看,他们都依旧觉得无比震撼。

那钢铁铸造的恐怖巨兽,上面的烟囱冒出灰白色的滚滚浓烟,刹车时铁轮在轨道上迸溅出的金属火花,还有那巨大的噪音,都深深地让人迷醉。

即便是赵骏这样出身在后世,见惯了能达到三百多公里每小时和谐号的人来说,见到这古典的蒸汽朋克,依旧让人感动。

中学时期在历史课本上学到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765年珍妮纺纱机、1785年瓦特完成蒸汽机的全部改良。

当时没太大感觉,觉得只是历史而已嘛,离自己的生活太远了。

当在现实中看到这种动力仍然可以运行的时候,真让人产生极大的触动。科技的每一次飞跃真的好震撼,创造出这些科技的千千万万亿个人民更伟大。

那些王侯将相不过是过眼云烟昙花一现,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体。

“啪啪啪啪!”

赵骏带头开始鼓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