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4.第 164 章(1 / 6)

赛场上, 休息区里的孙宇航和江源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就各自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互不理会了。

孙宇航倒是还多看了一眼他这个师弟, 但是想到他师弟那张嘴,他也觉得脑仁儿疼。

啧,都说他嘴欠,就他师弟这张嘴,他看也不遑多让。

不过在心里吐槽完江源之后,孙宇航回顾了一下刚刚江源2.26米高度的这一次过杆——爆发力出众、整体过杆姿态舒展流畅,细节完美。

说实话, 跳高这项运动,其实追求的也不只是运动员偶尔一次的爆发力和表现, 真正关键的还是运动员能力的稳定性。

特别像是世锦赛这样的赛场上, 你能一次成功跳过2.17米高度, 那么你在下一个高度的时候还能够继续稳定发挥跳出更高难度的成绩吗?

就像是现在赛场上在这一场资格赛里已经被淘汰掉的那些选手们。

他们或许在2.17米的高度上基本都能够轻松过杆, 但是到了2.22米高度之后, 高度要求提升, 难度要求也提升,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稳定性要求的提升以及在巨大压力下的状态要求提升。

孙宇航他自己是个大心脏选手,甚至在赛场上还总能灵光一闪, 利用巨大的压力去压迫对手, 使得自己在跟对手的对抗中取得优势。

当然, 他的玩儿法有的时候会玩儿脱了,所以在参加大赛时, 国家队永远是让张旭健跟他捆绑,主打的就是能有个人给他保底。

而张旭健是个虽然心黑,但是在赛场上相对稳扎稳打的选手。

另外,除了张旭健之外, 孙宇航这些年也看了不少国内的选手,天赋不错的不是没见到,但这么多年了,孙宇航还是在他这个师弟的身上才头一次看到了一点儿自己的风采。

哦,也不能说光是自己的风采——那股黑心肝小狐狸的气息,跟张旭健那个表面看起来老好人,实际上一肚子黑水的家伙也很有几分相像。

怎么说呢?

孙宇航觉得,就他这师弟给他的感觉,还挺后继有人的吧。

特别是在今天的这个世锦赛上,第一次上这种大赛,居然状态也能这么稳定……啧,就是他这个师弟的嘴如果能不要那么毒就更好一些了。

***

坐在一旁休息的江源并不知道他师兄又在想什么,此刻他正在计算场上当前剩余选手的情况。

目前场上的横杆高度2.26米,而截止2.26米高度的这一轮试跳之前,场上已经有5名选手被淘汰,他如果还想要继续争夺最终的晋级资格,则需要将自己的排名稳定在前六位上。

当前这一轮的2.26米高度的第一轮试跳,截止他登场为止,仍旧顺利保持一次性过杆的选手分别是来自马来西亚、加拿大的两位选手,然后就是他的师兄孙宇航和他。

不过很快,在他之后一位登场的这位以独立人身份参赛的俄罗斯选手就干脆利落的完成了属于他的这一轮试跳——同样是完美的一次性过杆。

伴随着这位俄罗斯选手的成功过杆,赛场上在2.26米高度上保持了百分百一次性过杆率的选手人数上升到了5人,除了他们之外,余下的6名选手都进入了第二轮试跳的赛事流程。

***

国内,体育频道直播间里

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同样也初步估算完了当前孙宇航和江源两人的排名,结果十分令人振奋——

“按照目前的排名,只要江源在下一轮2.29米高度上的试跳不要出现太大失误,就有很大机会能够获得最终晋级男子跳高决赛的机会……!”

毕竟在2.29米高度上,届时仍旧能够保持一次性过杆的选手恐怕会更进一步减少,理论上来说,哪怕江源出现一次失误,也仍旧还有挽回的余地……

男子跳高这个单项对于中国队来说虽然也算得上是强项之一,但是此前像是有两名中国选手同属于一个资格赛分组的情况下,也很少有机会能够看到中国队的两名选手最终同时获得决赛的晋级资格。

而在今天的比赛赛场上,孙宇航以及江源的出色发挥,似乎让他们两人同时晋级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

……

此时的赛场上,比赛仍在继续。

2.26米高度上第一轮试跳失败的选手们,他们在第二轮试跳中竟然全军覆没!

大概是’自己正在面临世锦赛晋级的关键战役’的现实给他们带去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他们在2.26米高度上出现首轮失误后,身上背负的压力也变得越发沉重了。

然后又因为身上更加沉重的压力,使得他们在2.26米高度上的第二轮试跳开始出现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第一个登场的第二轮试跳者出现失误之后,余下的5个第二轮试跳选手都接连出现了失败。

说起来,这个第二轮试跳的首位登场选手还是江源的老熟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