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笙书院>女生耽美>全家穿越嘎嘎乱杀,三岁福宝吃瓜> 第八十九章 上门拜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九章 上门拜年(1 / 2)

小幼娘家这个大年三十儿过得十分热闹,子时一过整个赵家村处处都能听到鞭炮声。

不少小孩儿提着灯笼在村子里到处跑,大晚上的各家各户却还都亮着灯笼,气氛比白日里更热闹。

最后小幼娘也忘了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她只记得孙秀才叔叔给他们出了好多灯谜让他们猜,猜中的就能得一粒瓜子。

最后桌上大哥哥的瓜子最多,小幼娘的最少,不过没关系,因为最后无论是哥哥、姐姐还是出题的孙秀才叔叔,都把瓜子分给了小幼娘,当时的小幼娘觉得自己就是全天下最快乐的小孩儿!

后边儿孙秀才是什么时候回家的,小幼娘已经不记得了,等她再睁眼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初一的早上了。

小幼娘昨晚上睡觉前就把今儿要穿的新衣裳整整齐齐叠放在床头。

今天一早外面炮仗一响,江秋娘就见自家闺女顶着一头乱发从被窝里钻出来,欢欢喜喜把新衣裳往身上套。

小幼娘的衣裳是件红色绣着玉兔采桂图的袄子,鞋子是老早就给她做好的兔皮靴。

袄子做的厚实,小幼娘穿上也不怕凉,直接穿成个圆肚灯笼就出来了!

这模样把赵家人看得都觉有趣,赵老二还特意翻出了红灯笼头绳给小闺女儿绑上。

难得过年有这么好看的新衣裳穿,小幼娘可高兴了,一整日被爹娘领出去拜年的时候都是笑嘻嘻的,见了人不用多说张口就是一句“新年好”,惹得村里人谁见了她都要给抓一把糖塞衣兜里。

今儿个的赵家人都换了新衣裳,江秋娘更是把自己一年到头也不戴几次的发簪都插脑袋上了。

这一家子走出去,不少村人看了心里都暗暗一惊。从前二房一家子日子过得苦,一一瘦的跟猴儿一样,衣裳也是穿的最破旧的。

如今身上的肉养回来了,这衣裳一换简直跟变了个人一样。

不说别的,只说赵老二和江秋娘那模样,哪里看得出半分村里人的影子,看起来就跟县城的富家老爷和夫人没什么差别了。

还有那小幼娘,从前总是灰头土脸的,像个瘦巴巴的小猫。如今再一瞧,那小模样跟年画上的仙童一般,叫不少没有女儿的妇人看了都心痒痒,送出去的吃食都忍不住多抓了一把。

这一场年拜下来,小幼娘特意背上的小布兜直接被村人们的热情给装满了,等二房和三房凑一起去给亲爹拜年的时候,赵六宝还悄悄看着小幼娘的布兜流口水呢。

但小幼娘可记仇了,她还记得这个哥哥总喜欢扯她的头发,还老是叫她“拖油瓶”。

虽然现在六宝哥哥已经改了很多,但小幼娘暂时还不打算原谅他。所以等到他们在赵家院子坐下的时候,小幼娘十分主动地把小布兜里的吃食取出来分给哥哥姐姐们,却唯独漏掉了赵六宝。

赵六宝气得不轻,但在五娘这里挨过不少揍的他如今可不敢再抢幼娘的东西了,这也不单单是怕挨揍,更重要的是他还想求五娘收他为徒,教他功夫呢!

孩子们这边闹腾得很,大人们那边也不遑多让。

今儿个赵老三本不想来老宅的,但陈玉娥想着赵老栓到底是自家男人的亲爹,自己的公公,从前老两口除了二娘这事儿上,对待他们也没什么大错处。要真连过年都不去走动两下,传出去不仅他们名声要坏,孩子们也得跟着受牵连。

他们倒没什么,反正早在跟爹娘分家的时候那不孝之名就传开了。

但二娘却不能再受带累了,她本就被卖出去过一次,名声一直不好。眼看着孩子大了,到了该说亲事的时候,若再闹出个不孝尊长的事情来,二娘往后还能有好姻缘吗?

想着这些即便对公婆厌恶至极,陈玉娥也还是跟江秋娘商量了下,带着家里人前来拜年了。

他们两家各提了点儿东西上门,也不算什么好东西,不过一点儿鸡蛋、干货之类的。

谁料等他们一上门,赵老太也不说问一问两个儿子过得如何,一来就夺过了礼物去看,丝毫不管他们这些儿子孙子。

等瞧见了二房送来的鸡蛋,老太太才稍稍给了点儿好脸色。

但她嘴上依旧不饶人:“怎么才拿来了这些,不知道你们大侄儿要用功读书考科举,需得用些养人的补补身体吗?”

她说这话的时候没敢看江秋娘,只敢对着两个儿子撒气。

“娘这是嫌弃我们东西送的不好?唉,儿子无能一年到头也没拿回来什么好东西,要是娘不稀罕,那我还是拿回去好了。”赵老二说着,就要伸手拿回那篮子鸡蛋。

赵老太忙抱着鸡蛋躲开老远,也不敢再说那话了。

等到两家人刚坐下没多久,赵老栓却又闹起了幺蛾子,指着好几个月没人整理过的柴房道:“家里好些天没柴烧了,你们来了正好多劈些,大宝都快没热水用了。”

赵老三今儿过来可不是为了给大哥干活儿的,他刚要站起来说两句,却被自家二哥和二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